〖 总论 〗 福音的意义 “福音”关乎神儿子耶稣基督的生平,尤其祂降世为人、受死和复活所带来的救恩盼望。福音书是有关耶稣生平、福音信息的记录,只有四本被教会纳入“正典”,就是马太福音、马可福音、路加福音、约翰福音。 福音书的异同 头三卷福音书,马太、马可和路加,有许多相似之处,称为“符类福音”或“对观福音”。它们的文字和内容虽然类同,但重点不一样。而约翰福音跟头三卷都不同。 福音书的价值 福音书提供了有关耶稣基督生平及教训的可靠资料。四本福音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,针对不同的受众,作出不同的阐释,彼此互相补充,反映出耶稣基督的丰盛和伟大。 〖 马太福音 〗 作者:书中没有指明,但教会历来认为作者是耶稣十二门徒中那称为利未的税吏。 写作时期:大约是主后60-90年,在马可福音成书之后。 成书过程:很多学者都认为本书乃取材自马可福音及其它资料,作者把搜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和补充,写成马太福音。 重点:强调耶稣基督的君王身分(君王) 钥节:太1:1、2:2 对象:犹太人 主题和特色 1. 指出耶稣就是犹太人期待已久、要来拯救他们的弥赛亚。 2. 本书凡涉及耶稣的教训,大多以祂的国度为主题。 3. 具有浓厚的犹太色彩,强调耶稣的生平事迹应验了旧约先知的预言,祂的降生成全了旧约的律法(太 5:17)。 4. 全书引用旧约超过30次。表示耶稣来是要成全旧约。“经上记着说”一句表示接着的内容是引用旧约的。 5. 指出天国的伸展将超越犹太人的范围,普及外邦的各方各族。 6. 结构方面,本书将耶稣的教训归纳为五大段,再与其它五段叙述互相交错排列,每段教训都与叙述经文清楚划分。 〖 马可福音 〗 作者:传统上认为约翰马可是作者。马可曾与彼得同工,关系密切,得称为他的儿子(彼前 5:13),因此马可写本书的主要资料极有可能来自彼得。 写作时期:主后60-70年 重点:强调耶稣来到世上是要服事人(仆人) 钥节:可10:45 对象:外邦人 由于对象为外邦人,因此: 1. 引用的旧约经文不多; 2. 与其它福音书比较,犹太习俗均有详细的解释; 3. 内文虽保留亚兰文语句,但都加上解释。 具体来说,外邦人对象更可能是罗马人,因为: 1. 不时引用拉丁文(罗马官方语言)的字汇。 2. 马可福音15:21提及鲁孚和亚力山大,与故事发展无关,故意提及,可能是因为读者熟悉他们。鲁孚可能就是保罗在书信中提及,住在罗马的那一位(罗 16:13)。 3. 马可福音6:48的“四更天”是罗马人计时的点数。 特色 1. 是四卷福音书中最短的一卷。 2. 没有耶稣出生和早年背景的记载,强调耶稣生平后期的工作。 3. 文笔生动,人物举动和表现一一描述,对门徒的描写尤其坦率。
|